“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专刊”简介

费海汀    曾  渝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一件人类政治史上的大事,也是政治学科史上的大事,《北大政治学评论》特以此为题,推出“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专刊”。作为纪念活动之一,编辑部于2021年6月组织召开了“政党研究:历史、理论与现实”学术研讨会,约请十余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总结党的历史与现实经验,分享各自对政党理论与政治学的思考。

  现代政治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政党政治,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政党的影响,但人类社会中的众多政党却难以跳出兴衰起落的历史循环。一个能够延续百年,不断开拓创新,带领整个国家欣欣向荣的政党更是人类政治史上的罕有案例。这就向每一位政治学人提出了问题。从历史角度讲,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残酷、艰难、复杂、动荡的局面中生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如何获得了中国革命的领袖地位?又如何处理与其他政治力量的关系?从现实角度讲,中国共产党都有哪些经验与传承?有哪些开拓与创新?如何通过党的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从比较视角看,世界其他政党的兴衰起落又能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什么样的参考与警示?这些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更是中国政治学人向世界展现观点与思想的契机。

  全刊共分三个专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承,中国共产党的现实经验,世界其他政党的经验。首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传承部分包含金安平、田改伟、朱丁睿和臧运祜,以及程美东的四篇文章。金安平教授选择以著名的“省港大罢工”事件为例,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如何塑造了自身的动员与组织体系。本文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总共只有994名党员的政党,是如何领导了持续长达16个月的25万人规模的大罢工?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如何通过自身的制度建设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政治动员?田改伟研究员的文章论述了在大革命时期多种力量并立、内外压力并存的复杂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逐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形成党的领导制度,最终组织动员各阶级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从而获得中国革命的领袖地位的。朱丁睿与臧运祜教授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在获得中国革命的领袖地位之后,如何处理与其他民主力量的关系。他们选取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为案例,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如何争取民主人士支持的历史经验,并最终塑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程美东教授则以历史与现实对话的独特方式,从政治伦理与生活伦理的角度,比较了“劳工神圣”与“打工人”两个政治观念之间的历史联系与传承,揭示了当前流行语背后所蕴含的源远流长的价值取向。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现实经验部分包括燕继荣与王江成、张长东、杨梦和杨一、马啸与马佳磊、曾渝与蒋光明的五篇文章。燕继荣教授与王江成博士指出,中国共产党对政治学的重要启示是由政党驱动的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国共产党能在百年历程中不断成长,是因为党将自身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努力求索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形成了“使命型政党”领导、“发展型政府”推动、“包容性制度”保障、“创新型政策”支持的四条重要经验。张长东长聘副教授的文章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中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从政党组织和国家能力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主流理论。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调试、改革,妥善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科学精准地增强了国家能力,这是推动经济体制转型的深层原因。梁梦和杨一助理教授对建国以来应急管理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进行了梳理,提出其关键特征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体则体现在不断创新的理论和思想引导以及不断深入的实践介入与指导两个方面。马啸助理教授与马佳磊聚焦于党的作风建设研究,从科层激励结构的角度对基层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进行了类型学分析,总结出不执行、表演式执行、过度执行、积极执行四类。他们指出,官员行为受到制度的显著影响,想要破除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就需要设置合理的激励结构。从党对干部的约束转到党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曾渝助理教授和蒋光明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形成、漂移和转化,指出这一理念历经三次“螺旋式”发展,塑造了当今中国兼顾科层制和政治动员的独特治理模式,并以此论述了政治理念在政治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最后是世界其他政党的经验教训部分,包括了费海汀助理教授与朱江彬的一篇文章。他们探讨的问题是:在传统苏联式政党的民主化进程中,为什么有的案例在转型初期取得了卓越效果,却逐渐深陷泥淖裹足不前,有的案例在转型初期并不顺利,却能逐渐克服困难塑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文章以中东欧五个国家为案例,对两种现有精英行为模型进行验证分析并指出,政党建设在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仍被低估,能抵制和摆脱寡头化倾向的政党更易推动民主化的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本期《北大政治学评论》对中国共产党与政党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现,推动学界与学人对政党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愿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经验与总结能为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理论贡献,也期待出现更多研究世界其他政党的作品,为中国共产党下一个一百年的发展提供参照与借鉴。